夏天港式家庭涼茶,羅漢果茶。
昨夜都先煮好了,夏天我在家煮涼茶次數比煮三餐多,因為一累就不想開伙。
#器皿搭配 #餐桌風景
這次將羅漢果茶用裝罐的罐子,
是朋友上次來我家吃飯的時候留下的香檳瓶。
裝瓶後當然也要蓋子啊,
蓋子則是另外一個酒瓶留下的軟塞。
重複使用,給空瓶子跟塞子一個重生的機會。
📍玻璃瓶子容易營造清涼的感覺,
全素的玻璃瓶有時飯會有一點單調(還是要看你的飲料),我會留下這隻香檳瓶子,是因為上面的立體花紋。光穿透過透明飲料和玻璃花紋,真的很漂亮。
以下分享簡單的做法。
———————————
【#食譜】 金銀羅漢果麥冬茶
———————————
食譜:
▸ 羅漢果/一個(味道較醇香)
▸ 金羅漢果/一個(味道清甜湯水色淡)
▸ 麥冬 / 7 錢
▸ 水/5.5升
▸ 無需加糖,羅漢果含羅漢果甜苷,是甜味的。
作法:
▸羅漢果一個,外面沖乾淨,敲破半之後,加水加材料,加蓋煲45分,煮好後一定要開蓋放到微溫(熱食熱飲加蓋放到涼很容易臭酸),微溫時即可裝瓶,裝之前把羅漢果拿掉。冷熱飲皆可,清熱潤喉。
————————————————————
【#料理研究房】
*購買羅漢果的時,通常在香港的傳統中藥店購買的話,老闆在挑羅漢果的時候會敲一下,聽聲音和彈跳感,就會知道他的品質。
如果不是中藥店購買,是乾貨行包裝商品的話,回家後你可以拿著一顆羅漢果搖一搖,如果裡面會晃動,就不是那麼好。(但也不是太差啦,反正通常這樣狀態的都會便宜很多)
*羅漢果屬性偏寒,所以不確定自己體質的人,建議去問一下你的中醫師,確認你當下體質是否適合,要注意某些食材屬性是否適合自己體質哦~ 像我就是⋯冬天還是手腳發熱的那種人,所以我真的不喜歡天氣熱。
*最近幾年有新出低溫乾燥的金羅漢果,味道淡、湯水色淺。但坦白說我覺得他當飲料真的不夠傳統烘乾式的羅漢果好喝⋯這是因為金羅漢果的味道沒有層次,而傳統烘烤的羅漢果味道層次比較豐富。
金羅漢果也有他的優點,當然就是比較清甜,顏色也淡。所以入菜需要增加甜味又怕湯汁的色彩改變的話,那個時候我就會用京它。
(我在想要用什麼方式來比喻這兩種羅漢果味道的差異,其實真的沒有很貼切的形容,但硬要比喻的話,這兩種羅漢果味道差別就像黑糖跟白糖的風味,各自有不同的優缺點,也可混搭。
所以今天我就用了兩種羅漢果各一加在一起煲羅漢果茶,味道比較平衡,而起來很甜但是不會不想加了糖的飲料會膩喔。
*麥冬可至中藥行購買。
沒有買到麥冬可改荸薺,荸薺也是清熱、養陰、生津的食材,若加了荸薺會多了荸薺的香味,就變羅漢果荸薺茶。
*涼茶的主要食材屬性都會是偏寒涼、清熱下火的,所以還是適當飲用,也多換換不同屬性的喝。(水還是要喝啦)
*如果從中醫食養角度來看,會認為羅漢果可幫助降火、有助潤腸。
羅漢果屬性偏寒,所以不確定自己體質的人,建議你,請先去問一下你的中醫師,確認你當下體質是否適合及要注意某些食材屬性是否適合自己當下的體質。
好比去濕利水的薏米水,之前我也很愛,但最近我比較不喝它,原因是中醫師提醒我最近手腳發熱的原因是因為的陰虛造成,這時候反而不建議喝利水去濕的食物和飲料。
因為陰虛人喝利水的要是過頭了可能更上火。所以建議我進去想降火也要注意同時養陰,但暫時不碰不利水去濕的食材(如紅豆薏米水)。
所以昨夜,我為自己搭配了是雙色羅漢果與麥冬來煲這款涼茶。
————————————————————
⭐️▸ Yotta 合作線上課程,食物設計入門課,線上課程有學員限定的私密社團:只限學員:
https://lihi1.cc/NPJ2z
⭐️▸ 另有公開社團:不是學員也可加入一起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amcookinglab/